6 月 17 日,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湖南省承办 2029 年第十六届全国运动会,这是全运会首次落户中部地区,也是湖南历经 14 年锲而不舍申办后的历史性突破。作为申办核心推动者之一,奥运冠军刘璇与主持人汪涵共同担任 “申办推荐官”,在陈述环节以 “湖南值得” 的坚定信念为家乡代言,引发全网热议。
一、全运首入中部,湖南开启 “体育强省” 新征程
湖南此次申办成功意义深远:全运会首次落地中部,不仅填补了区域空白,更标志着湖南体育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列。从 2011 年首次递交申办报告至今,湖南已三次冲击承办权,此次胜出得益于其深厚的体育底蕴与全方位的筹备能力。目前,湖南已培养 15 名奥运冠军,斩获 22 枚奥运金牌,竞技体育成绩稳居全国第一方阵;群众体育同样亮眼,2024 年开展 3500 余场赛事,300 万人次参与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2.88 平方米,较十年前翻番。
二、刘璇:从平衡木冠军到家乡代言人
作为 “体育湘军” 的标志性人物,刘璇的参与为申办注入强大精神力量。2000 年悉尼奥运会,她以 21 岁 “高龄” 为中国夺得首枚女子平衡木金牌,退役后跨界商界、公益与传媒,持续传递体育精神。此次担任申办推荐官,她在陈述中动情表示:“湖南的体育基因,是从毛泽东‘野蛮其体魄’的号召中传承而来,是从贺龙元帅‘三大球搞不上去,我死不瞑目’的誓言中生长而来。” 她更在社交媒体发声:“湖南正式迎来全运时间,这一刻,湘江水都在沸腾!”
三、160 亿基建护航,长株潭打造赛事核心圈
为确保赛事高质量举办,湖南已启动总投资超 160 亿元的三大基建工程:
- 长沙奥体中心:位于长株潭几何中心,总投资 68 亿元,包含 6.5 万座主体育场、1.8 万座体育馆及游泳跳水馆,预计 2028 年竣工,将成为中部最大体育综合体;
- 体育训练基地与职院搬迁:投资 63 亿元建设现代化训练中心与本科院校,形成 “训、科、医、教” 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;
- 交通与配套升级:长赣高铁、长沙地铁 6 号线等项目加速推进,长株潭城际铁路扩容,奥体中心周边规划长郡中学新校区等教育资源,打造 “15 分钟生活圈”。
四、以赛促城:从赛事红利到区域发展
全运会对湖南的影响远超赛事本身。以奥体中心为核心的南部融城片区,将通过 “体育 + 商业 + 文旅” 模式,激活 10 平方公里奥体公园,预计带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 30% 以上。参考往届经验,陕西承办十四运会后,全省体育产业规模增长 25%,湖南有望复制这一路径 ——2024 年乒超联赛在长沙举办时,直接经济影响已达 10.7 亿元。此外,湖南计划将赛事与乡村振兴结合,在湘西、张家界等地设置特色项目,推动 “体育旅游” 融合发展。

五、全民参与:从 “办赛” 到 “共享”
湖南正将全运会筹备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。2024 年举办的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,吸引超 50 万青少年参与,为全运会预热;长沙、株洲等地利用桥下空间、社区绿地改造 “口袋体育公园”,2025 年计划新增健身设施 1200 处。正如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所言:“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赛事,更要让体育成为三湘百姓的生活方式。”
结语
从熊倪、李小鹏的泳池跃动,到刘璇的平衡木传奇,湖南体育人用拼搏书写辉煌;从贺龙体育场的呐喊,到长沙奥体中心的蓝图,湖南正以全运会为契机,推动体育强省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。当 2029 年全运会圣火在湘江之畔点燃,这片 “心忧天下,敢为人先” 的土地,必将向世界展现中部崛起的澎湃力量。
米兰体育官网